
10月10日,“土司贡礼 香飘湾区”2025粤桂消费帮扶忻城糯玉米节暨忻城土司特色农文旅推介活动在广州举行。当天,《糯玉米糁》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同时一套针对不同消费场景的全新系列包装全面启用。这一“软”一“硬”的两项举措,标志着忻城糯玉米这一“土司贡礼”正从地方特产同花易配,向现代化品牌商品加速转型。
忻城糯玉米产品升级新包装发布。
产品包装是消费者对品牌的“第一印象”。此次忻城糯玉米的焕新,绝非简单的改头换面,而是一次基于市场细分的精准出击。
针对“送礼场景”的礼盒款,设计融入了浓郁的土司文化与壮族特色纹样,以“贡品”概念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面子的双重需求。面向“电商场景”的礼袋款,则在确保美观的同时,兼顾了运输安全性与开封便利性,简洁大方的设计更适合在手机屏幕上吸引点击。布局“商超场景”的引流款,包装视觉冲击力强,核心卖点一目了然,旨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迅速抓住顾客眼球。

忻城糯玉米全新外包装。
此外,作为深加工产品的糯玉米糁也拥有了独立包装,解决了此前作为散装原料、品牌辨识度低的问题。“新包装不仅是衣服,更是与消费者沟通的语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升级是对百年风味的一次现代化转译,旨在让古老贡品更贴合当代审美与消费习惯。
忻城糯玉米全新包装。
与“新形象”相辅相成的,是“硬标准”的建立。本次活动发布的《糯玉米糁》团体标准同花易配,填补了该类产品无标可依的空白。

《糯玉米糁》团体标准。
该标准对糯玉米糁的原料筛选、加工工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食品安全等环节均作出了严格规范。“这相当于为糯玉米糁建立了可量化、可追溯的品质标杆。”业内专家指出,团体标准的发布,是忻城糯玉米产业从“凭经验”走向“靠标准”、从“卖原料”走向“卖品牌”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能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消费纠纷,更为产业未来的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糯玉米糁》团体标准发布现场。
忻城糯玉米,作为忻城县独有的珍稀资源,其价值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是当地文化、历史与风土的结晶。
忻城糯玉米。
此次通过“标准先行”与“品牌赋能”的双轮驱动,展现了当地政府与产业推动者做强做大糯玉米产业的系统化思路。标准的建立,为产品质量筑起了护城河,提升了消费信任;包装的升级,则精准传达了产品价值,拓宽了市场边界。二者共同作用,旨在将“忻城糯玉米”从一个有口碑的“土特产”,锻造成为一个有竞争力、有生命力的黄金品牌。
撰文:唐瑞谦
图片: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同花易配
配查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